用戶在使用反應釜降溫冷卻裝置的時候,需要對其制冷和加熱操作注意,注意在合理的溫度范圍內進行操作,避免過大的溫度以及壓力造成反應釜降溫冷卻故障,所以,對于一些使用注意點,我們需要了解清楚。
反應釜降溫冷卻的傳熱夾套一般由普通碳鋼制成,它是一個套在反應器筒體外面形成密封空間的容器,即簡單又方便。夾套上設有水蒸汽、冷卻水或其他加熱、冷卻介質的進出口。(如果加熱介質是水蒸汽,則管應靠近夾套上端,冷凝液從底部排出;如果傳熱介質是液體,則管應安置在底部,液體從底部進入,上部流出,使傳熱介質充滿整個夾套的空間。有時,對于較大型的容器,為了得到較好的傳熱效果,在夾套空間設螺旋導流板,以縮小夾套中流體的流通面積,提高流體的流動速度和避免短路,但結構較為復雜一些。當釜直徑較大或采用的傳熱介質壓力較高時,又常采用焊接半圓螺旋管或螺旋角鋼結構,以代替夾套式結構。這樣,不但能提高傳熱介質的流速,改善傳熱效果,而且能提高反應器外抗壓的強度和剛度。
反應釜降溫冷卻操作結束后,可通水冷卻(放熱反應)或空冷,針型閥系線密封,僅需輕輕轉動閥針,壓緊密封面,即能達到良好的密封,禁止使用過大的力,以免損壞密封面。反應結束后,*行冷卻降溫,再放出釜內高壓氣體,使壓力降至常壓,然后將螺栓對稱均等地旋松卸下。卸蓋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保護密封面。每次反應釜降溫冷卻操作完畢,應清除釜體、釜蓋上的殘留物,反應釜上所有密封面,應經常清洗,并保持干燥,不允許用硬物或表面粗糙的軟物進行清洗。攪拌器要卸開清洗 。
反應釜降溫冷卻夾套的高度決定于傳熱面積,而傳熱面積是由工藝要求確定。但須注意是夾套高度一般不低于料液的高度,應該比器內液面高出50~100mm左右,以保證充分傳熱。
反應釜降溫冷卻裝置配套的反應器是各個型號都有的,所以,用戶在前期選型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工況來進行型號的選擇,避免選型過大或者太小的狀況。(本文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無錫冠亞刪除,謝謝。)